一、人才规模与结构优化
兰州高新区作为西部人才高地,截至2025年3月人才总量达11.2万人,占从业人员79%,其中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显著: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55人、省领人才385人,形成全省最“蓄水池”46。通过工程职称自主评审、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如陇原青年英才111人),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实现“评得上、留得住”6。
二、传统产业升级驱动运营人才转型
牛肉拉面产业成为典型范例。2025年,“牛肉拉面制作师”入选新工种,兰州同步职业标准编写。产业通过以下路径化人才链:

- 际化输出:级技能工作室(如梁顺俭工作室)培养技术骨干,累计向美、澳等输送拉面人才超60人2;
- 复合型培养:开展“订单班”“产业链技能培训”,覆盖拉面制作、互联网营销、电商运营等领域,取证率达90%2;
- 新业态孵化:建立直播实训室,组建大数据与会计、电商融合班,推动“一碗面”向文旅、预包装工业等场景延伸2。
三、数字经济催生新兴运营岗位需求
电商与新媒体运营成为兰州人才市场热点:

- 岗位多元化:涵盖电商运营、社群管理、短视频策划等,薪资性大(基础岗位800-3000元/月,高阶岗位4000-10000元/月),支持日结、居家办公等灵活模式35;
- 能力新要求:企业侧重“全闭环运营能力”,如文旅岗位需具备短视频起号、直播带货、GMV交付等综合技能3;
- 零门槛机会:部分企业提供免费培训孵化,通过款素材复用、垂类账号打造降低入行门槛,吸引无经验者加入3。
四、与平台赋能人才生态
- 留才举措:兰州高新区实施“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3年吸纳超4000名高校毕业生,设立西北首个区级人才服务中心,年均人才专项资金增长20%6;
- 产教融合:兰州职业学院成为省级“烹饪工艺与营养”高水平专业群,推动运营人才与产业链深度绑定2。
五、挑战与趋势
尽管人才规模扩大,但高阶运营岗位(如文旅操盘手、跨境电商运营)仍供不应求。未来需进一步:

- 化产教协同:对标企业需求优化职教课程,如大数据分析、跨境营销模块;
- 释放红利:借鉴高新区职称评审、际输送经验,覆盖更多营经济领域;
- 激活本土优势:依托“拉面经济”“文旅资源”等标签,打造特化运营人才IP23。
(注:全文基于公开搜索结果整合,具体岗位及细节可查阅原文链接。)

兰州运营人才发展态势与产业融合观察
相关问答
文章来源:
用户投稿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