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污水处理厂运营移交内容

用户投稿 24 0

二、移交范围与质量要求

  1. 移交内容的完整性
    移交标的涵盖污水处理厂全部有形及无形资产:
    • 实体设施:构筑物、机械设备、电气系统、配套管网及库存备件[[4][8]];
    • 技术资源:运营专利技术、水质检测数据库、供应商合作权限[[4][8][10]];
    • 律合规性:要求设施无产权、无环境遗留问题,且危险废物(如含油污泥)处置符合《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4][8]][[2]]。
  2. 质量验收标准
    所有设备需处于“良好工况状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土建结构安全无缺损,自控系统信号传输精准[[3][4]]。例如,电气线路需通过绝缘测试,机械设备需满足额定运行参数[[3]]。

三、移交程序与后续保障机制

  1. 分阶段移交流程
    • 预移交查:双方按清单现场验设施,签署移交备忘录[[7][10]];
    • 正式移交仪式:在约定移交日完成管理权交接,更新运维责任主体[[6][10]];
    • 保证期责任:移交后12个月内,原运营方需无偿修复设备缺陷,必要时可动用运营维护保函支付维修费用[[4][7]]。
  2. 厂网一体化衔接例
    以南昌青山湖污水处理厂为例,移交后由南昌水业集团实施厂网统一管理,通过整合管网维护与处理工艺监控,显著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及处理稳定性[[6]]。

四、环保合规延续性管理

移交后新运营主体需严格遵循既有环保框架,包括:

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污水处理厂运营移交内容
  • 恢复性大修与性能测试

    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污水处理厂运营移交内容

    一、移交前的系统化准备

    1. 移交员会的组建与职责
      运营期满前3-6个月,与运营方共同成立移交员会,责制定移交程序细则、审移交资料清单,并移交全过程[[3][4]][[7]]。员会需确保移交内容符合协议约定的技术标准及律要求。

      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污水处理厂运营移交内容
      • 全面检修:移交前需开展涵盖土建结构、工艺设备、电气自控等模块的恢复性大修。例如,构筑物需修补粉刷、设备需更换易损件、仪表需校准精度,确保设施外观整洁且性能达标[[3][11]]。
      • 性能验证:通过模拟运行测试处理能力及出水水质,验证设施是否符合设计排放标准(如G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及安全生产要求[[3][4]][[6]]。
    2. 技术资料与人员培训
      运营方需提前提交技术档,包括竣工图纸、运行手册、维护记录、设备供应商清单等[[4][7]],并对指定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实操培训,确保其掌握工艺管理及应急处理能力[[7][10]]。

      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污水处理厂运营移交内容
      • 排放监管:延续在线监测机制,确保出水COD、氨氮等指标符合接管标准[[5][6]];
      • 固废处置:污泥转运及剂使用需符合环评批复要求,危险废物托有资质处置[[2][5]];
      • 应急预:继承原运营期制定的防汛、超标排放等应急方[[3][9]]。

      综上,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是通过化协作实现资产平稳过渡的系统工程,其心在于技术资料无缝传递、设施状态高标准验证及环保责任连续性承担,最终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公益属性和长效服务能力。

      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污水处理厂运营移交内容

      污水运营期满移交是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实施特许经营模式后的关键环节,其规范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设施的持续稳定运行。以下依据行业实践及相关规范,对移交流程的心要点进行系统梳理:

      相关问答


      污水处理调试结束后移交甲方什么资料
      答:1、污水处理厂的所有资产、权利和利益相关资料。2、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关资料。3、污水处理厂的所有机械和设备相关资料。
      房县污水厂何时移交给长江环保
      答:本项目合作期限25年,其中新建部分为“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期2年、运营期23年;存量部分为“房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期25年。新建部分项目建设期以监理签发开工令的当日起至项目完工验收或实际运营之日止,项目试运营期和运营期以PPP项目合同约定日期起至项目正式届满移交日止。
      关于污水处理厂移交不移交的看法
      答:应该移交:主体施工完成,设备安装完成,联动试车完成,应该与甲方进行实体移交,然后开始工艺调试,甲方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同时设备进入保修期,工艺调试完成进行竣工验收。如果不进行移交,甲方不进行设备保养维护,设备也没有进入保修期,一般污水工艺调试都不能保证按计划完成,拖个一年半载的也有可能,那结果...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