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行业乱象引发监管升级。2025年6月,工信部召开反诈专项会议,要求虚拟运营商电话卡、中间号及短信端口的涉诈风险,调落实企体责任,化技术反制与数据共享。此前,虚拟号码因归属地隐藏、空号伪装等问题成为骚扰电话重区,部分162号段甚至被标记为“无回拨”。通信技术专家指出,虚拟运营商需平衡灵活资费与合规管理,技术特性被滥用24。

912 未来竞争聚焦垂直领域与生态整合。2025年行业研究报告预测,MVNO市场规模将以10.2%年复合增长率扩张,虚商将深耕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场景。层面,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推动竞争者数量激增,但监管趋严倒逼服务标准化。技术层面,eSIM普及与云原生平台成为关键,如KDDI旗下Soracom通过云化连接管理500万设备,内企业亦加快类似布局。专家指出,虚商需构建“通信+数据+场景”的复合能力,沦为单纯管道转售商912。

57 商业模式创新与挑战并存。早期虚拟运营商依赖格夺市场,但因基础运营商批发高企,批零倒挂现象严重,42家试点企业普遍亏损。企业仍持续投入:推出“通信”积分体系,将消费行为转化为通信资源;小米以“0月租、阶梯定”套餐切入,试图通过硬件生态绑定用户。行业分析认为,虚商需突破基础通信服务,转向物联网、车联网等高附加值领域。例如,蜗牛移动通过游戏与通信业务协同,探索流量变现新路径;海外例显示,软银以近10亿美元估值收购尔兰物联网虚商Cubic Telecom,布局车联网化服务5711。

36 至2025年,虚拟运营商照发放进入新阶段。第四批试点企业名单于2025年3月公布,小米科技、合一信息(优酷)等8家营企业入局,标志着互联网企业与硬件制造商加速布局通信服务领域。同年6月,工信部向15家企业颁发正式照,结束长达五年的试点期,蜗牛数字、小米、阿里等企业凭借用户规模和技术创新获得先发优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虚商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其中蜗牛移动用户超200万,小米物联网卡发行量达千万级别,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36。


1 2024年9月,内虚拟运营商发展初现困境,首批19家获企业中仍有近半数未明确资费方,部分企业甚至未开展实质性业务。170号段作为虚拟运营商主要标识,露出系统识别障碍、固定电话无拨打、社交平台验证码接收失败等技术缺陷。电信将问题归因于虚拟运营商需独立与金融机构协商合作,而行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指出,心矛盾在于基础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间的数据协作不足,需更新固话数据以解决互联互通问题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