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主体与项目概况
合同主体明确方(托方)与资本方或项目(受托方),部分项目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19。项目概况需载明名称、地点、总额、周期及运营期限12,例如养老PPP项目需明确床位规模、功能区划分及配套医疗文娱设施11。

三、费用机制与支付方式
运营费多采用“按月支付”模式,依据服务量或绩效结果结算14。养老项目采用“补贴+使用者付费”组合,明确费用调整触发条件(如物)211。部分合同要求运营方预缴风险保障金(通常为固定资产值的1%),用于异常损失赔付11。

二、托运营范围与标准
受托方全面责项目日常运营维护,包括设施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环保及合规经营14。服务标准需量化,如养老项目要求符合照护标准,明确生活照料、医疗支持、文娱等服务细项211。污水处理项目则需排放达标并持有环保运营资质47。

五、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约方需支付约金(通常约定运营费倍数)并损失19。争议优先协商,未果则约定诉讼管辖地或仲裁机构57。合同终止时,运营方需配合移交资产资料,保障服务连续性11。

六、创新条款设计
部分合同增设第三方技术角,对运营质量独立评估19。知识产权条款明确运营衍生成果归属,享有无偿公益使用权15。动态调机制嵌入成本监审公式,每3-5年重新定基准费用411。

四、风险分担与监管机制
建立、第三方评估、公众反馈的三重监管体系8。保留对重大决策的审批权及应急介入权19,运营方需定期提交审计报告并开放监管24。风险分配上,变动风险由承担,运营管理风险由资本承担,不可抗力风险共担811。
ppp托运营合同是与资本合作模式下,明确项目运营阶段各方权责的心律文件。该类合同通常包含以下心条款:
相关问答